形态描述
形态 成虫:翅展75—85 mm。翅黑褐色。前翅有1列青绿色斑组成的宽横带,从顶角内侧开始斜向中部,从前缘数第3斑错位,且大于前后相邻的斑,其余斑从前向后逐斑递增,近前缘的1个斑最小,后缘1个斑狭长;中室内有2个斑,1个略呈方形,另1个锥状。后翅基半部有1块大的三角形斑,青绿色,但近前缘部分色淡;亚外缘有1列青绿斑,近上角1个细小,有时不明显;外缘波状,尾突长。前翅反面外缘有1条浅色带,其余与正面相似;后翅除基部、中后区及臀角有红色斑外,其余与正面相似。
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宽,顶部圆球状膨大,骨化程度弱;尾突小,指状,膜质具毛;抱器瓣略成方形,腹面直,端部平截而有1个深凹陷,大部分具齿;抱器背有生齿的叶状突和1个尖锐的大齿突;阳茎细长,基部宽,端部细,末端有骨化的钩状突。
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半椭圆形,交配孔横棱形;前阴片横条状,后阴片刀片状;囊导管细长,略与交配囊等长;交配囊圆形;囊突指状,具有许多突刻点,基部膜质有刻点。
卵:略呈球形,底面稍凹。乳白色,表面光滑有光泽。直径约1.45 mm,高约1.25 mm。
幼虫:1龄幼虫头宽约0.81 mm。头部暗褐色有光泽,上半后部灰黄色。臭角淡黄色透明。前胸背板黄橙色,左右两侧有1对大的黄橙色突起,突起上生Y字形黑毛。身体暗褐色无斑纹,下后方色淡。肛上板白色,左右有1对白色突起,突起上有许多不分枝的黑毛。2龄幼虫头宽约1.37 mm。3龄幼虫头宽约2.02 mm。4龄幼虫头宽约2.85 mm。5龄幼虫头宽约4.30 mm,头部淡绿色有光泽,生无色的毛。臭角长,淡黄色,透明。前胸背板深绿色无光泽,左右有1对牛角状的短突起。中胸亚背线上的1对黑色突起非常小,突起的末端白色。后胸亚背线上的1对突起最大,扁圆锥形,白色,其基部周围有黑纹。左右两突起间有黄色带相连。体色深绿色,体表散生淡黄色的小斑点,气门上线有1条明显的横线。第1—10腹节基线上有1条黄色纵线,腹末的1对突起黄色。
蛹:颜色、体型与青凤蝶G.sarpedon酷似。不同之处仅是体色较淡,头顶的1对突起大而前伸,泛黄色。青凤蝶的突起小而侧伸,泛绿色。体长约32 mm。
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宽,顶部圆球状膨大,骨化程度弱;尾突小,指状,膜质具毛;抱器瓣略成方形,腹面直,端部平截而有1个深凹陷,大部分具齿;抱器背有生齿的叶状突和1个尖锐的大齿突;阳茎细长,基部宽,端部细,末端有骨化的钩状突。
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半椭圆形,交配孔横棱形;前阴片横条状,后阴片刀片状;囊导管细长,略与交配囊等长;交配囊圆形;囊突指状,具有许多突刻点,基部膜质有刻点。
卵:略呈球形,底面稍凹。乳白色,表面光滑有光泽。直径约1.45 mm,高约1.25 mm。
幼虫:1龄幼虫头宽约0.81 mm。头部暗褐色有光泽,上半后部灰黄色。臭角淡黄色透明。前胸背板黄橙色,左右两侧有1对大的黄橙色突起,突起上生Y字形黑毛。身体暗褐色无斑纹,下后方色淡。肛上板白色,左右有1对白色突起,突起上有许多不分枝的黑毛。2龄幼虫头宽约1.37 mm。3龄幼虫头宽约2.02 mm。4龄幼虫头宽约2.85 mm。5龄幼虫头宽约4.30 mm,头部淡绿色有光泽,生无色的毛。臭角长,淡黄色,透明。前胸背板深绿色无光泽,左右有1对牛角状的短突起。中胸亚背线上的1对黑色突起非常小,突起的末端白色。后胸亚背线上的1对突起最大,扁圆锥形,白色,其基部周围有黑纹。左右两突起间有黄色带相连。体色深绿色,体表散生淡黄色的小斑点,气门上线有1条明显的横线。第1—10腹节基线上有1条黄色纵线,腹末的1对突起黄色。
蛹:颜色、体型与青凤蝶G.sarpedon酷似。不同之处仅是体色较淡,头顶的1对突起大而前伸,泛黄色。青凤蝶的突起小而侧伸,泛绿色。体长约32 mm。
大小
形态 成虫:翅展75—85 mm。
卵:略呈球形,底面稍凹。乳白色,表面光滑有光泽。直径约1.45 mm,高约1.25 mm。
幼虫:1龄幼虫头宽约0.81 mm。
蛹:体长约32 mm。
卵:略呈球形,底面稍凹。乳白色,表面光滑有光泽。直径约1.45 mm,高约1.25 mm。
幼虫:1龄幼虫头宽约0.81 mm。
蛹:体长约32 mm。
生物学
生物学 成虫常在丘陵地带及小路上活动,飞行迅速。常在七叶树属Aesculus和醉鱼草Budleia officinalis的花间飞舞吸蜜,有时可见在潮湿地及水沟旁吸水。
寄主 樟Cinnamomum camphora、芳香桢楠Machilus odoratissima、大叶楠M.japonica、香楠M.zuihocusis、红楠M.thumbergii等。
寄主 樟Cinnamomum camphora、芳香桢楠Machilus odoratissima、大叶楠M.japonica、香楠M.zuihocusis、红楠M.thumbergii等。
生境信息
生物学 成虫常在丘陵地带及小路上活动,飞行迅速。常在七叶树属Aesculus和醉鱼草Budleia officinalis的花间飞舞吸蜜,有时可见在潮湿地及水沟旁吸水。
寄主 樟Cinnamomum camphora、芳香桢楠Machilus odoratissima、大叶楠M.japonica、香楠M.zuihocusis、红楠M.thumbergii等。
寄主 樟Cinnamomum camphora、芳香桢楠Machilus odoratissima、大叶楠M.japonica、香楠M.zuihocusis、红楠M.thumbergii等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;日本,印度,尼泊尔,不丹,缅甸,泰国,印度尼西亚